為深入探討新時代區域國別研究的發展路徑,構建中國特色的區域國別研究學派,推動陜西師范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高水平建設,4月20日,由陜西師范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聯合舉辦的“新時代區域國別研究:機遇與愿景”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歷史研究院隆重舉行。
陜西師范大學區域國別研究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早在20世紀80年代,學校便形成了以歐美、日本、蘇聯東歐等國別和區域為重點的研究方向,并進一步擴展到中亞研究、土耳其研究等研究特色領域,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目前,學校建有4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即阿富汗研究中心、土耳其研究中心、烏茲別克斯坦研究中心、絲綢之路人文交流研究中心,1個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環黑海研究中心),以及2個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分別是“一帶一路”建設與中亞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和醫學與文明研究院。
陜西師范大學校長游旭群、副校長陳新兵、副校長李秉忠,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原所長、陜西師范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邢廣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范恩實,以及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2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陜西師范大學校長游旭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范恩實分別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
游旭群在致辭中表示,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聯合舉辦此次學術研討會,旨在凝聚各方共識、整合優勢資源、協同國內外研究力量,扎實推進中國區域國別學研究,進而提升陜西師范大學的學科建設水平。
范恩實在致辭中強調,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區域國別研究,尤其是中國周邊國家研究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會上,李秉忠從研究基礎、近期建設目標和未來發展規劃三個方面,向與會專家匯報了陜西師范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扎根中國、國際協同、數智賦能、交叉融通、創新驅動”的辦院宗旨,闡釋了“三海兩亞”(里海、黑海、波羅的海、中亞、西亞)研究對象選擇的內在邏輯。
與會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陜西師范大學在區域國別研究方面的深厚積淀,一致認為“三海兩亞”的研究方向選擇極其重要且獨具特色,并就陜西師范大學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身地緣特點和學科優勢,深耕區域國別研究展開熱烈討論,紛紛建言獻策。專家們普遍指出,陜西師范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高標準建設區域國別研究院,尤其要在理論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持續發力。
在研討會總結環節,邢廣程研究員特別指出,陜西師范大學區域國別研究基礎良好,研究區域選擇既契合自身優勢,又彰顯特色。他提出,區域國別研究要以點帶面,重視彼學研究,他希望陜西師范大學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區域國別研究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應有的卓越貢獻。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巖、張哲浩、李潔 通訊員忻懌)
報道鏈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a938ffe72252496b8ce6710c584474fd